這些AI玩意越想越可怕



  • 最近玩了玩ChatGPT,還看了好多AI生成的作品。現在這些AI實在是太發達了,畫出來的色圖比真人畫的還色。除了手指和歐金金永遠畫不對之外,其他部分已經基本和真人畫的色圖沒什麼區別了。可惜是審查有點多了,Jinping都是敏感詞,畫不出想要的東西。ChatGPT也是,人們玩它就是爲了看它失言,就和聽總書記講話一個心態,審查的太厲害就沒意思了。

    這一年屬實是科技爆炸,年初AI生成的圖片還不知所云呢,年底就有了midjourney這樣的東西。以後我註冊新帳號時用的頭像可以直接用AI生成了,匿名性又提升了一大步。

    感覺這些AI目前最大的限制,就是它還只是單純的模仿,AI本身並不理解自己生產出來了什麼。就比方說讓AI生成一張報紙,生成出來的文字內容都是亂碼。手指也是同樣的問題,AI似乎還沒有理解人類一般有五根手指這樣基礎的事實。除此之外,這些AI還經常(錯誤地)試圖模仿一些人類的實踐,比如給自己的圖簽名,或者加水印之類的。很多AI生產的圖上都帶着些死蚊子一般的亂碼,大概是因爲它學習所依賴的input裏很多畫師都會給自己的作品簽名的緣故。

    目前看來,這玩意想要有提升,還是極度依賴human input的。雖然有了deep learning之類的東西,但AI還是需要人類做出來的input才行,單純自我學習(近親相姦)容易走偏;同樣地,AI自己並不知道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的質量好壞,AI生成算法的改進需要有真人評定AI生成的內容的質量。

    但是話又說回來,不需要依賴用戶的自發性,也能大量獲得feedback的技術早就出現了,甚至已經相當成熟了,就是推薦算法。算法通過分析用戶的點讚、關注、評論行爲,以及在每條內容內停留的時長,來自動分析每條內容的質量,並相對應地增加或減少分配給內容的流量,從而最大化用戶停留時間。推薦算法和AI生成作品的關係,就彷彿是矩陣和量子力學一樣。所有所需的組件早就都有人已經裝配好了,只差臨門一腳。如果有人願意把它們組合到一起,內容的生成和反饋就成了一個閉環,量變很可能引起質變。


    生成內容的AI可能是拼圖的最後一塊,爲我們組合出一個賽博朋克式的反烏托邦未來。這些人工智能最大的問題是,它提供了一個標準答案,從而削除了所有不完美,削除了所有容錯空間。就像Alpha Go被研發出來之前,圍棋有很多流派,什麼宇宙流小林流中國流;但是有了這個Alpha Go之後,就只剩下了一種流派,就是AI流。AI已經把勝率最高的下發窮舉出來了,留給那些圍棋棋手唯一的工作,就是把AI的下法記住,儘可能複製出AI的套路,雖然他們已經永遠打不過AI了。

    同樣地,如果AI生成的小說和For you page的推薦算法結合起來呢?目前那些國內“免費小說”的商業模式,本身就相當依賴於大量低質量內容的輸入,相當於養蠱;而網絡小說的內容,也相當程式化,相當依賴於所謂套路。既然如此,不如乾脆把套路用AI模擬出來,讓AI來寫,唯一的成本就是機房運營成本,根本不用給作者分成。算法通過監視屏幕、滑動次數和視線的移動來計算出什麼樣的寫法最討喜,即時反饋到之後內容的創作中,甚至針對每個用戶的個人偏好單獨生成小說。那些網絡小說的套路,什麼黃金三章、退隊贅婿、廢柴轉生金手指,就和現存的那些圍棋流派一樣,在AI面前什麼都不是。用AI生成小說的公司打敗了閱文集團,讓中國的網絡寫手(包括我在內)從此失業。


    自由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缺陷的容忍,對錯誤的接受。就比方說你去打難度可以調整的roguelite遊戲,在低難度下很多古怪而有趣的build,在高難度就徹底用不了了,只剩下幾套甚至一套濫強的模板可用。內容創作的未來也可能是這樣。



  • 順帶一題,AI製造恐怖圖片的能力已經遠超人類了。那種詭異的超現實感,比單純人類畫出來的東西要恐怖的多。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