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



  • 依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人是由性驱力和死亡驱力两种力量平衡的。
    生本身充满污秽,充满欲望,而欲望又永远不可能被满足;死亡驱力追求的是毁灭,是回到生命前的不受欲望驱动的宁静。
    但是,时间是单向的,人从母胎出生就再也不可能返回,人所面临的只是前进或者死亡。毁灭是一种可能性,但同时在现实中却是不可能的。我想,如果这个世界能够在刹那间完全毁灭,那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只不过不可能发生而已。生是无比痛苦的,无比自由的,也是无意义的,但生又是必然的。可以说,每个人的自由正是别无选择的后果。



  • 如果生是值得歌頌的,那爲何人會在哭啼中降世呢?



  • @Re_ID-XVI

    设想一个按钮:如果按下去的话,你身边的一个人将会感受到从极度痛苦到无比快乐这个度中的某一种感受,但它对这件事不知情,也不知道你的选择。你无法知道结果,也不可能预知其概率,你只能猜测,或者从经验中观察。同时有人告诉你按下按钮的结果多半是好的,但是你无法知道它是否可信。结果是无法挽回的。那么,你会按下去吗?

    如果按下去的话,你会对那个人所获得的痛苦或快乐间接负责。而你真的有权利代替他人做出选择吗?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生育呢?



  • @Moriya 大概他們選擇生育的時候根本沒考慮這麼多罷(



  • @Moriya 因爲真相太黑暗了,所以人類社會造出了各種各樣的規範,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不以生育爲目的的性是不道德的”之類,來維持自身的延續。實際上,我們都在被綁在社會這臺機器的輪子上,社會的存續依靠的就是社會的每一個成員的痛苦和犧牲。我們這一代人受完了苦,還得造出下一代人接着受苦。我們的文化又告訴我們,這樣的生活是唯一正常的,也是快樂的。我們可以選擇信,也可以選擇不信。



  • @Moriya 換句話說,對許多生活在社會規範中的人,生育真的是種“選擇”嗎?
    這就像是,那個按鈕按下去不僅會對影響你身邊的一個人,更重要的是會影響你自己。絕大多數人生育的時候,大概考慮的都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屬於未來的,“孩子”的幸福吧。


Log in to reply